温暖营商・海经故事|沃铂文具赵温亚:环保尺“量”出绿色大市场
时间:2025-09-15 15:30 浏览次数: 来源: 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作者: 赵爽子 曹隆一 吴倬墨 字号:[ ]

在海经区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,每一个厂房的灯火、每一次技术的突破,都藏着民营企业家“热辣滚烫”的奋斗故事,故事里有白手起家的传奇,有技术攻坚的执着,更有政企同心优化营商环境的温暖。“温暖营商・海经故事”专题系列报道将带领大家走进海经区民营企业家的世界,倾听他们在海经区创新创业心声,见证企业与海经区双向奔赴的成长,探寻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背后的力量。


赵温亚——温州市沃铂文具有限公司总经理


“我觉得做生意跟做人其实是一样的,以诚待人,产品过硬,人品也要过硬。”作为“文具二代”,温州市沃铂文具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沃铂文具”)总经理赵温亚,在创业路上,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行业积淀,更以一场“绿色革命”创造新增长点,变废为宝“量”出大市场。


“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,是延续也是突破”


沃铂文具成立于2010年,主营学生类套尺等文具产品。但赵温亚与文具的缘分早已开始:“我母亲和舅舅从1999年就开始做文具了。”尽管家族产业成熟,他大学毕业后却并未直接进入自家工厂,而是选择独立创业。



“最开始的时候,几台注塑机,就是一个小家庭作坊。”回忆起最初的时光,赵温亚充满感慨,想要“单打独斗”,就得付出更多努力,从产品开发、模具设计、印刷工艺到给客户准时交货,全程他都亲力亲为。他虽调侃着尺子是文具工艺里“最简单的”,但仍坚定:“我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,是延续也是突破。”


“模具报废好几副,一年多时间终于攻克”


一位法国客户“购买再生材料制作的尺子”的想法,点亮了赵温亚突破的“火种”。“可以说,之前没有人做过,国内国外都没有。”赵温亚接下了这一挑战,却没想到技术难度如此之大。



“海洋垃圾有很多品种,最适合做尺子的是塑料瓶,但尺子对透明度的要求非常高。”赵温亚坦言,如果处理不好,产品会出现水波纹、白点等问题,严重影响外观。


但功夫不负有心人,赵温亚与“蓝海驿站”深度合作,将塑料瓶加工成所需的塑料粒子;同时,他对注塑工艺进行改造,“模具报废了好几副,经过一年多的摸索,总算攻克了这个课题。”他说。如今,沃铂文具生产的“海塑瓶PET再生料套尺”已做到完全透明,甚至更加耐用,不易弯折。



“环保文具市场会越来越大,已有新计划”


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到后来有了小工厂,赵温亚一步步将企业带入正轨。而业务迅速发展,原有厂房无法满足生产需求。“我们和海经区的缘分也由此开始。”他先是在这里租厂房,“过程中,与海经区管委会有了深度接触,感觉很好,下定决心要在这里买地。”赵温亚说,2023年下半年,沃铂文具在海经区正式安家。


“目前5幢用于生产的楼栋全部投用,已达饱和式状态。”赵温亚称,海经区也将成为沃铂文具深耕环保文具的“大本营”。今年的广交会上,环保尺继续出圈,英国、德国等海外订单纷至沓来,“这类产品我们现在是全球前列了。”赵温亚自信地说。



在赵温亚看来,绿色文具不仅是市场趋势,更是行业责任。“从长远看,环保文具市场只会越来越大。早一步布局,就能早一步引领变化。我们已有新计划,正在和‘蓝海驿站’一起研究‘绿色圆规’。”赵温亚透露。